全球新冠肺炎大爆发后,超级网红马斯克发了这样一条推:“新型冠状病毒恐慌是愚蠢的。”这条Twitter霎时引起轩然大波,发布短短几秒点赞数就破了30万,现在已经达到了169万。转推数也早已超过了30万。,
马斯克推特
大多网友直接开怼——
“我震惊了,一个不让员工在家工作的公司老板,却把那些为了保护工作场所免受高度传染疾病影响的措施叫做‘愚蠢’……”
“穷人的忧虑在富人看来是愚蠢的。”
“我们倒是要看看马斯克什么时候会删掉这条推特。是死一个人、一千个人,还是等被起诉的时候?”
……
面对全球确诊病例超过10万这样的数字,网友无法接受马斯克看起来“不负责任”的言论。
而与马斯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位超级富豪——比尔·盖茨的态度与做法。
早在中国疫情爆发的1月,他就对新冠肺炎给予了极大关注。认知的差异如此,无怪马斯克曾称二人的“谈话内容一向无聊透顶”。
在比尔·盖茨看来,这次疫情表现出百年不遇的病原体迹象,需要各界重视。“我希望情况不会这么糟糕,但我们应该做好充分准备”,他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中写道。
正因如此,盖茨基金会迅速投入了全球疫情防控战。
1月末,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承诺承诺出资1000万美元投入全球抗疫。2月5日,又宣布将资助上限提高至1亿美元,帮助全球科研院所、生物技术公司、政府部门等加速新冠病毒疫苗、治疗药物和诊断方法的研发。
就在昨天,盖茨基金会宣布其中的5000万美元流向了一个名为“新冠肺炎治疗加速器(COVID-19 Therapeutics Accelerator)”的项目。加速器的发起方还有惠康基金会和万事达卡公司,三方将共同投入最高1.25亿美元资金协助各国应对疫情。
时隔1个多月,这些投资已经逐渐落在了全球各科研团队、相关公司及政府等的新冠肺炎研究项目中,包括病理学及检测试剂、疫苗、治疗方案的研究,分担了疫情下的社会责任。
而从投资角度来看,盖茨基金会对痛点的敏锐程度、寻找创新解决方案的速度,以及将这些创新纳入一个完整生态系统以加速落地的做法,值得商业投资借鉴。
1亿美金砸向新冠
据外媒报道,盖茨基金会资助的一项华盛顿大学的研究项目将很快在西雅图地区发放新冠病毒家庭检测试剂。
虽然试剂发布时间尚未明确,但上线后,出现疑似症状、担心自己可能感染的当地居民可以线上申请试剂盒,试剂盒将在2小时内送达。
在家完成鼻拭子样本的采集后,申请人的样本将被送往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实验室进行检测,1~2天即可以得到诊断结果。
检测结果将同步给当地卫生官员。呈阳性的感染者可以线上提交他们的活动轨迹及接触人员,以便政府跟踪病毒的传播。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应对这次疫情的重点之一在于及时确诊患者,以便对他们进行安全隔离和治疗,同时也要确定患者接触过的对象,这些人也需要进行隔离观察”,盖茨基金会的冠状病毒应急小组负责人Scott Dowell说。
而这一产品不仅将提升西雅图地区的新冠肺炎诊断能力,还能降低人们到医院检查的交叉感染风险。
更早之前,盖茨基金会资助了一些疫苗研发的项目。这些疫苗研发的投资是盖茨基金会通过为CEPI(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间接完成的。
获得盖茨基金会与英国独立研究基金会惠康、比利时政府、欧盟委员会等共计7.6亿美元投资的CEPI,相继投资美国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制药公司Inovio、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德国生物制药公司CureVac AG的疫苗研发,在本次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Moderna实验室
即便疫苗距离真正上市还有12~18个月的时间,可能追不上疫情发展到终局的脚步,但mRNA疫苗技术和工业很可能在这次疫情中有新的突破——毕竟一直以来,mRNA疫苗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中国的相关研究也得到了盖茨基金会的帮助。
此前,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新冠病毒抗原表位鉴定及流行病学预测模型、风险评估的研究,不仅获得盖茨基金会的专项捐赠,还得到后者全球领域医学专家团队的学术和技术支持。
得益于这些研究的进展,国内的新冠病毒抗体及核酸检测试剂盒才可以更快地投入使用。
而盖茨基金会最新发布的“新冠肺炎治疗加速器”则聚焦于治疗。
据官方介绍显示,加速器将通过加快新药研发、评估老药信用和生物制剂的方法让确诊患者尽快得到治疗,并承诺为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公平可及、价格可负担的产品。
合作的三方也希望在这次对抗新冠病毒的基础上,找到其他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之钥。
至此,在短短1个半月的时间里,盖茨基金会逐步实现了新冠病毒基础研究、诊断、防控、治疗的全线布局。这些项目之间也可以通过协作,更快推进。
与其说是慈善,倒不如解读为投资
这种布局,其实是盖茨基金会一贯的打法。
2000年1月,比尔和梅琳达夫妇成立盖茨基金会,致力于提升全球的健康水平,减少贫富国家和人口间的健康不平等。
虽然是做慈善,但盖茨基金会并不直接济贫,而是寻找并支持能够持续、有效解决人类所面临问题的方式。
盖茨基金会愿景(来源:盖茨基金会官网)
20年以来,盖茨基金会在艾滋病、肺结核、疟疾等重大传染病领域投资学术研究、预防、治疗等项目。到今年年初,累计捐赠538亿美元。
除了不考虑财务回报,盖茨基金会的判断与投资并无二致——找痛点,找有能力解决痛点的人、企业和机构。
但这不意味着盖茨基金会不对投资成本、风险及回报有所考量。在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的掌舵下,相比于商业投资,盖茨基金会更重视项目的实际效应及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政府需要将大多数资源集中在那些已被证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上,企业对股东负有受托责任,而像我们这样的基金会则拥有一定的自由,可以去尝试那些他们不会尝试的想法,其中有些或许会带来突破。”比尔·盖茨在2020年信中写道。
然而,与上述长久存在的疾病不同,即便新冠病毒当下十分危险,但也有像SARS那样很快结束的可能。这或许就是马斯克认为恐慌愚蠢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大额投资是否值得?
比尔·盖茨认为这是一次划算的交易。如今,新冠病毒已经给人类生活、各个产业上下游和股市带来了极大影响,为减轻影响而做的一切投入都有很大意义。
更何况,对新冠病毒的研究也能给未来可能爆发的其他流行病积累经验。这种基础建设性的回报将是长远的。
而以账面回报来看,这种投资理念偶尔也会让盖茨基金会赚到一些“回头钱”。
2013年,盖茨基金会以购买股票的形式投资生物科技公司Anacor500万美元,资助后者研发罕见疾病药品。
令人意外的是,短短两年半间Anacor的市值从2亿暴涨至45亿。待盖茨基金会抛掉大部分Anacor的股票时,投资回报率达到了17倍——这在生物医药投资圈中,已经是个很好的数字了。
更何况是在规模极小的罕见病领域实现这么高的回报。要知道,罕见病在WHO的定义是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
事实上,盖茨基金会的投资思路也能给国内的医疗健康投资一些启示。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生物科技公司现在仍以仿制创新为主。
以肿瘤药物领域为例,国内药企的创新大多是在国外已发现的靶点上进行药物改良,从价格、服务用剂量、副作用等方面为患者提供价值。
风投们也更愿意选择这样的标的。相对来讲,这样的项目风险小,市场也已经过验证,更容易获得财务回报。但从近两年港股IPO生物医药公司的市值表现来看,显然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很弱。
毕竟,作为医疗科技公司,创新才是命脉,完全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才是根本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创新来讲,必须先有生存的土壤,才有持续发展并壮大的可能。可以说,盖茨基金会用公益性投资为idea提供了一条通往商业化的路径,这正是国内的资本市场所缺乏的。
而投资机构只有将眼光放得更长远,发现、支持并协调基础创新,才能最终带动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从而获得更好看的账面数据。
这与现在的投资模式完全可以并行,只不过对投资机构的眼光和风险的承担能力有更高的挑战。
,虎嗅网 ,2020-03-11 17:03:09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